首页收藏

盐史趣谈当前位置:首页 > 大连盐化集团 > 盐业史话>盐史趣谈

集团公司荣获2018~2019年度轻工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
集团公司荣获2018~2019年...
集团公司召开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
集团公司召开第二季度安全...
“五一”,我们坚守美丽
“五一”,我们坚守美丽
集团公司与辽师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
集团公司与辽师大签署战略...
 集团公司党委召开领导干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会议
集团公司党委召开领导干部...

分子公司更多最新资讯

从中国古代制盐工艺认识食盐

发布时间:2014-12-16|发布者: 大连盐化集团|栏目:盐史趣谈

从中国古代制盐工艺认识食盐

    盐是维系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需品。中国制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,几乎与史籍上的华夏文明史同步。根据盐的来源,中国古代的盐可分为海盐、湖盐、井盐、岩盐等几大类,每一种盐都有不同的生产工艺。

中国陆地海岸线漫长,人们很早就开始生产海盐。唐宋以前,海盐生产还比较原始。早期直接刮取海边咸土,后来用草木灰等吸取海水,作为制盐原料。制盐时,先用水冲淋上述原料,溶解盐分形成卤水。然后将卤水置于敞口容器中,加热蒸发水分,取得盐粒。这种方法称为淋卤煎盐。值得一提的是,煎盐前,卤水需晾晒以提高盐分浓度。人们通常往卤水中投入莲子,根据莲子的形态和沉浮位置确定卤水浓度,其原理与今天的密度计完全相同。宋元以后,在很多沿海地区,煎盐逐渐被晒盐取代,节省了很多燃料费用。有些地方,还利用地势,在海边修筑一系列盐池,将海水导引其中,从而将淋卤的过程也省去了。

    湖盐多来自盐湖地区,除青藏高原外,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盐湖当属今山西运城的盐池。湖盐的生产工艺与海盐基本相同,大多采用晒制的方法。

古代制盐工艺中,井盐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,也最能体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。井盐的生产工艺经历过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。早在战国末年,秦蜀郡太守李冰(生卒年不详)就已在成都平原开凿盐井,汲卤煎盐。当时的盐井口径较大,井壁易崩塌,且无任何保护措施,加之深度较浅,只能汲取浅层盐卤。北宋中期后,川南地区出现了卓筒井。卓筒井是一种小口深井,凿井时,使用“一字型”钻头,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,注水或利用地下水,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。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,井壁不易崩塌。古人还将大楠竹去节,首尾套接,外缠麻绳,涂以油灰,下至井内作为套管,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。取卤时,以细竹作汲卤筒,插入套管内,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,一筒可汲卤数斗,井上竖大木架,用辘轳、车盘提取卤水。

  卓筒井的出现,标志着中国古代深井钻凿工艺的成熟。此后,盐井深度不断增加。清道光十五年(1835年),四川自贡盐区钻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——燊(shēn)海井。

 

 


首页走进盐化新闻中心产品中心联系我们给我留言分子公司

大连盐化集团有限公司(原大连复州湾盐场),与您分享盐业历史中的各种趣事杂谈。咨询电话:0411-85222009

041185222009041185222505041185206517 Copyright © 2014 大连盐化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  备案号:辽ICP备15015143号